生老病死是属于自然规律,只要是吃五谷杂粮的人,都无法避免这个规律,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当中,他们给予了死去的人最高的礼节,以前古人一直讲究死者为大。
当时人们认为,一个人死之后,代表他的一生画上了终点,哪怕你和这个过世的人,有什么恩怨,都要随着人死后,化为尘烟,不要再去计较了。
这种观念虽然古老,却也符合现今主流观: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一个人出生时,他什么都不会带来,同样一个人过世后,也不会带走什么。
对传统白事文化风俗历史,有些了解的人,都应该知道一个成语叫卖身葬父。
为什么要卖身葬父呢?就不能简单地把死去的人,用草席一卷,埋在乱岗葬了事,偏偏要为了葬自己过世的长辈,选择卖掉自己的自由身呢?这也是有原因的。
在传统的白事民间风俗当中,一个人过世之后,要把他的葬礼办得隆重一些,好让他风风光光地离开这人世间。在当时的年代,一个人过世后,不能直接就埋葬,而是要先入棺、再守灵堂,通知所有的亲友,来为死者送行,亲友来了,为死者吊唁表示慰问,死者家属为这些吊唁的人,行礼表示感谢,最后才能抬棺出殡、下葬。
这个过程需要花费至少3~7天,在这时间段内,过世的事主家属,要为前来的吊唁亲友们提供饮食、居住的地方。
也就是说,在以前传统的白事民间风俗讲究当中,其实办酒席,并不只是一场,而是要连办好几天,早、中、晚餐都要给别人提供,直到死者入土为安,以答谢的酒席作为收场。